無頂棚、沒資缺土地、聯(lián)新拉特沒資金?曼聯(lián)新球場真相曝光,球場拉特克利夫爵士打造 20 億英鎊 “標志性” 球場再遇新阻礙

自曼聯(lián)通過世界著名建筑師諾曼?福斯特(Norman Foster)出鏡的華麗宣傳片,公布其擬在老特拉福德原址興建一座可容納 10 萬人的克利宏偉新球場計劃以來,已過去近 7 個月。夫爵“今日標志著一段無比激動人心的士打征程正式開啟,我們將打造出全球最頂尖的英鎊足球場。” 吉姆?拉特克利夫爵士(Sir Jim Ratcliffe)在今年 3 月曾如此興奮地表示。無頂
然而,棚缺曝光這段征程的土地推進速度遠比預期緩慢,且布滿坎坷與阻礙。沒資福斯特與拉特克利夫曾高調宣稱要在 5 年內完工,但該項目如今已面臨與時間賽跑的壓力 —— 俱樂部目前尚未完全擁有規(guī)劃建設用地的所有權,且這些土地的實際成本遠超最初預期,同時球隊尚未獲得規(guī)劃許可,甚至連確定的建筑師都未敲定。
更關鍵的是,這座新球場的最終呈現(xiàn)效果可能遠不及發(fā)布時那般亮眼與宏偉:作為整個項目核心賣點的巨型球場頂棚,正面臨被取消的風險。
(GOAL)將深入剖析曼聯(lián)在打造 “北方溫布利”(The Wembley of the North)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難題……

3.5 億英鎊的土地爭端
曼聯(lián)新球場動工的最大障礙,在于俱樂部與貨運公司福萊納(Freightliner)之間的僵局。該公司擁有一片鐵路貨運站用地,而這片土地恰好位于曼聯(lián)新球場及周邊重建項目的規(guī)劃范圍內。《衛(wèi)報》在 8 月報道稱,福萊納對該地塊的報價高達 4 億英鎊(約合 5.36 億美元),但拉特克利夫方面對該地塊的估值僅為 4000 萬至 5000 萬英鎊(約合 5400 萬至 6700 萬美元),因此 “曼聯(lián)陷入了被動”。前水晶宮主席西蒙?喬丹(Simon Jordan)直言:“那些手握曼聯(lián)所需土地的人,正把這塊地當作‘勒索籌碼’。”
據(jù)悉,福萊納已同意搬遷至附近的圣海倫斯(St Helens),但前提是獲得滿意的補償價格。在雙方達成妥協(xié)前,新球場項目無法真正啟動。考慮到拉特克利夫此前已在曼聯(lián)推行全面削減開支的政策以實現(xiàn)逐步節(jié)流,很難想象他會屈服于福萊納的要求,為這塊地支付 10 倍于自身估值的費用。
不過,拉特克利夫擁有一位重要盟友 —— 曼徹斯特市市長安迪?伯納姆(Andy Burnham)。伯納姆此前透露,若有必要,大曼徹斯特聯(lián)合管理局(Greater Manchester Combined Authority)可啟動強制收購令(compulsory purchasing order)。若該指令成功執(zhí)行,曼聯(lián)將能以低于 5000 萬英鎊的價格收購土地,而福萊納則會因此蒙受損失。
但強制收購流程即便不會耗時數(shù)年,也需數(shù)月才能完成,這將進一步延誤項目進度。更有可能出現(xiàn)的情況是,雙方各退一步達成協(xié)議 —— 如此一來,雙方可立即簽署合同,推動項目步入正軌。此外,曼聯(lián)也希望與福萊納等當?shù)乩嫦嚓P方保持良好關系,因為俱樂部堅信該項目將為當?shù)貛碚w效益。

“標志性” 頂棚岌岌可危
曼聯(lián)宣稱,新球場項目有望創(chuàng)造多達 9.2 萬個新就業(yè)崗位,推動 1.7 萬套住房建設,并每年為該地區(qū)額外吸引 180 萬名訪客。從經(jīng)濟層面來看,俱樂部表示整個項目每年將為英國經(jīng)濟貢獻 73 億英鎊(約合 98 億美元)。
然而,土地成本的攀升已迫使曼聯(lián)重新考量項目細節(jié)。《競技報》(The Athletic)上月報道稱,曼聯(lián)已制定了不含巨型頂棚的備選方案 —— 該頂棚原本計劃覆蓋整個球場,取消后俱樂部對福萊納所持土地的收購需求將相應減少。僅這一頂棚的預估成本就高達 3.5 億英鎊(約合 4.7 億美元),幾乎與福萊納對土地的要價持平。
盡管 rival 球迷曾嘲諷這一頂棚形似 “馬戲團帳篷”,但不可否認的是,失去這一設計后,新球場的獨特性與震撼力將大幅下降。對福斯特與拉特克利夫而言,頂棚是核心設計亮點 —— 它能讓球場具備極高辨識度,即便在遠至利物浦市及峰區(qū)(Peak District)的地方也能一眼識別。
拉特克利夫此前曾透露,他曾要求福斯特 “打造全球最具標志性的足球場”。他補充道:“這座球場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都能被一眼認出。我們對諾曼說,希望無論誰在世界任何角落看到這座球場,都能立刻知道這是曼聯(lián)的主場。”
“這遠不止是一座新球場。就像埃菲爾鐵塔,所有人都知道它,所有人都想去參觀。未來全球所有人都會渴望來這座球場。我認為這座球場的設計能打 10 分,這是一個極具特殊性的設計。”

俱樂部堅持 “獨特” 設計
福斯特曾將這座新球場稱為 “當今世界最令人興奮的項目之一”,并將頂棚描述為 “一把巨大的傘 —— 它能收集能源與雨水,同時為一個面積相當于兩個特拉法加廣場的全新公共廣場提供遮蔽”。
頂棚的設計還承載著致敬曼聯(lián)傳統(tǒng)的意義:其三個尖頂象征著俱樂部徽章上的 “紅魔三叉戟”。此外,頂棚還具備實際功能:它能為球迷遮擋曼徹斯特聞名的陰雨天氣,同時吸引球迷在球場周邊停留更久,進而帶動消費。
曼聯(lián)首席執(zhí)行官奧馬爾?貝雷達(Omar Berrada)也表示:“我從未見過這樣的設計,它極具獨特性,堪稱標志性作品。目前為止,我還沒見過任何建筑能比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設計更具吸引力、更美觀。”
盡管備受爭議,但正是這一頂棚設計讓新球場顯得極具標志性,并引發(fā)廣泛熱議。失去頂棚后,新球場將更接近普通球場,對海外訪客的吸引力也會大幅下降。
《進球網(wǎng)》了解到,盡管已制定不含頂棚的備選方案,但只要能以合理價格收購土地,曼聯(lián)仍希望按原計劃推進項目,將帶頂棚的設計作為球場的核心亮點。

資金難題懸而未決
除了土地收購與頂棚設計的不確定性,新球場項目還始終被一個問題困擾:俱樂部計劃如何為這座新球場籌集資金?曼聯(lián)預估項目總成本將達 20 億英鎊(約合 27 億美元)—— 這一金額是英國目前最昂貴球場 “托特納姆熱刺球場”(Tottenham Hotspur Stadium)造價的兩倍。
許多媒體評論員與球迷都注意到一個細節(jié):拉特克利夫宣布這座 “高收益” 球場計劃的前一天,才剛剛表示 “在推行削減開支政策前,曼聯(lián)已瀕臨現(xiàn)金耗盡的邊緣”。
這位億萬富翁曾如此表述:“在英力士集團(Ineos),我們推行精簡管理模式。就像我母親說的,省小錢才能攢大錢。我們看似對‘免費午餐’這類福利滿不在乎,但如果一味提供各種額外補貼 —— 比如頭等艙火車票、免費出租車服務 —— 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(xù)的,到圣誕節(jié)就會破產(chǎn)。”
拉特克利夫從未正面回應過球場資金的籌集方式,而貝雷達在今年 3 月面對記者提問時也含糊其辭:“我們正在考慮所有可能性。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,因此有信心找到融資途徑。”

投資機構的盈利契機
新球場最直接的融資方式,是效仿熱刺 —— 通過銀行貸款為其 10 億英鎊(約合 13 億美元)的球場項目籌資。但兩家俱樂部的財務狀況存在巨大差異:熱刺建球場前幾乎沒有債務,而曼聯(lián)自 2005 年格拉澤家族(Glazer family)通過杠桿收購(leveraged buyout)掌控俱樂部以來,便一直深陷債務泥潭。
曼聯(lián)最新財報顯示,俱樂部總負債已達 11 億英鎊(約合 15 億美元),其中總債務(gross debt)高達 6.37 億英鎊(約合 8.53 億美元),在英超聯(lián)賽中位居首位。若為新球場進一步舉債,俱樂部當前的利率水平將大幅攀升。但即便債務狀況堪憂,曼聯(lián)也不會缺乏為項目融資的渠道。
全球范圍內有大量資本池 —— 如銀行、養(yǎng)老基金、私募股權機構 —— 正在尋找能產(chǎn)生長期債務回報的資產(chǎn)。而一座可容納 10 萬人、每場比賽都能滿座的巨型球場,無疑是極具盈利能力的投資標的。

執(zhí)意推進,絕不妥協(xié)
在與這類機構接洽并商討融資事宜前,曼聯(lián)需先盡可能降低項目成本。盡管投資機構會提供前期資金,但最終為新球場 “買單” 的仍是球迷 —— 他們將通過購買季票、比賽日門票及在球場周邊消費等方式承擔成本。
此外,曼聯(lián)還提出了頗具爭議的 “季票許可費”(season ticket licences)方案,該模式已在美國多座球場的融資中發(fā)揮作用。《進球網(wǎng)》了解到,俱樂部即將向球迷發(fā)放一份調查問卷,其中將涉及季票許可費及票價等關鍵問題。
這份調研將成為證明曼聯(lián)有能力推進這一宏大項目的關鍵,盡管外界對此仍存諸多疑慮。俱樂部還堅稱,新球場的容量仍可達到 10 萬人 —— 這將使其成為歐洲第二大球場,且規(guī)模遠超美國國家橄欖球聯(lián)盟(NFL)的所有球場。10 萬人的容量對拉特克利夫而言意義重大,曼聯(lián)也堅信,通過制定 “具備競爭力且親民” 的票價,完全能夠實現(xiàn)滿座。
毋庸置疑,曼聯(lián)新球場目前仍處于推進階段,且進度未達預期。但正如球隊那位秉持己見的主帥魯本?阿莫林(Ruben Amorim)一般,曼聯(lián)短期內不會改變方向,也不會輕易妥協(xié)。
轉載Goal
無頂棚、缺土地、沒資金?曼聯(lián)新球場真相曝光,拉特克利夫爵士打造 20 億英鎊 “標志性” 球場再遇新阻礙

自曼聯(lián)通過世界著名建筑師諾曼?福斯特(Norman Foster)出鏡的華麗宣傳片,公布其擬在老特拉福德原址興建一座可容納 10 萬人的宏偉新球場計劃以來,已過去近 7 個月。“今日標志著一段無比激動人心的征程正式開啟,我們將打造出全球最頂尖的足球場。” 吉姆?拉特克利夫爵士(Sir Jim Ratcliffe)在今年 3 月曾如此興奮地表示。
然而,這段征程的推進速度遠比預期緩慢,且布滿坎坷與阻礙。福斯特與拉特克利夫曾高調宣稱要在 5 年內完工,但該項目如今已面臨與時間賽跑的壓力 —— 俱樂部目前尚未完全擁有規(guī)劃建設用地的所有權,且這些土地的實際成本遠超最初預期,同時球隊尚未獲得規(guī)劃許可,甚至連確定的建筑師都未敲定。
更關鍵的是,這座新球場的最終呈現(xiàn)效果可能遠不及發(fā)布時那般亮眼與宏偉:作為整個項目核心賣點的巨型球場頂棚,正面臨被取消的風險。
(GOAL)將深入剖析曼聯(lián)在打造 “北方溫布利”(The Wembley of the North)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難題……

3.5 億英鎊的土地爭端
曼聯(lián)新球場動工的最大障礙,在于俱樂部與貨運公司福萊納(Freightliner)之間的僵局。該公司擁有一片鐵路貨運站用地,而這片土地恰好位于曼聯(lián)新球場及周邊重建項目的規(guī)劃范圍內。《衛(wèi)報》在 8 月報道稱,福萊納對該地塊的報價高達 4 億英鎊(約合 5.36 億美元),但拉特克利夫方面對該地塊的估值僅為 4000 萬至 5000 萬英鎊(約合 5400 萬至 6700 萬美元),因此 “曼聯(lián)陷入了被動”。前水晶宮主席西蒙?喬丹(Simon Jordan)直言:“那些手握曼聯(lián)所需土地的人,正把這塊地當作‘勒索籌碼’。”
據(jù)悉,福萊納已同意搬遷至附近的圣海倫斯(St Helens),但前提是獲得滿意的補償價格。在雙方達成妥協(xié)前,新球場項目無法真正啟動。考慮到拉特克利夫此前已在曼聯(lián)推行全面削減開支的政策以實現(xiàn)逐步節(jié)流,很難想象他會屈服于福萊納的要求,為這塊地支付 10 倍于自身估值的費用。
不過,拉特克利夫擁有一位重要盟友 —— 曼徹斯特市市長安迪?伯納姆(Andy Burnham)。伯納姆此前透露,若有必要,大曼徹斯特聯(lián)合管理局(Greater Manchester Combined Authority)可啟動強制收購令(compulsory purchasing order)。若該指令成功執(zhí)行,曼聯(lián)將能以低于 5000 萬英鎊的價格收購土地,而福萊納則會因此蒙受損失。
但強制收購流程即便不會耗時數(shù)年,也需數(shù)月才能完成,這將進一步延誤項目進度。更有可能出現(xiàn)的情況是,雙方各退一步達成協(xié)議 —— 如此一來,雙方可立即簽署合同,推動項目步入正軌。此外,曼聯(lián)也希望與福萊納等當?shù)乩嫦嚓P方保持良好關系,因為俱樂部堅信該項目將為當?shù)貛碚w效益。

“標志性” 頂棚岌岌可危
曼聯(lián)宣稱,新球場項目有望創(chuàng)造多達 9.2 萬個新就業(yè)崗位,推動 1.7 萬套住房建設,并每年為該地區(qū)額外吸引 180 萬名訪客。從經(jīng)濟層面來看,俱樂部表示整個項目每年將為英國經(jīng)濟貢獻 73 億英鎊(約合 98 億美元)。
然而,土地成本的攀升已迫使曼聯(lián)重新考量項目細節(jié)。《競技報》(The Athletic)上月報道稱,曼聯(lián)已制定了不含巨型頂棚的備選方案 —— 該頂棚原本計劃覆蓋整個球場,取消后俱樂部對福萊納所持土地的收購需求將相應減少。僅這一頂棚的預估成本就高達 3.5 億英鎊(約合 4.7 億美元),幾乎與福萊納對土地的要價持平。
盡管 rival 球迷曾嘲諷這一頂棚形似 “馬戲團帳篷”,但不可否認的是,失去這一設計后,新球場的獨特性與震撼力將大幅下降。對福斯特與拉特克利夫而言,頂棚是核心設計亮點 —— 它能讓球場具備極高辨識度,即便在遠至利物浦市及峰區(qū)(Peak District)的地方也能一眼識別。
拉特克利夫此前曾透露,他曾要求福斯特 “打造全球最具標志性的足球場”。他補充道:“這座球場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都能被一眼認出。我們對諾曼說,希望無論誰在世界任何角落看到這座球場,都能立刻知道這是曼聯(lián)的主場。”
“這遠不止是一座新球場。就像埃菲爾鐵塔,所有人都知道它,所有人都想去參觀。未來全球所有人都會渴望來這座球場。我認為這座球場的設計能打 10 分,這是一個極具特殊性的設計。”

俱樂部堅持 “獨特” 設計
福斯特曾將這座新球場稱為 “當今世界最令人興奮的項目之一”,并將頂棚描述為 “一把巨大的傘 —— 它能收集能源與雨水,同時為一個面積相當于兩個特拉法加廣場的全新公共廣場提供遮蔽”。
頂棚的設計還承載著致敬曼聯(lián)傳統(tǒng)的意義:其三個尖頂象征著俱樂部徽章上的 “紅魔三叉戟”。此外,頂棚還具備實際功能:它能為球迷遮擋曼徹斯特聞名的陰雨天氣,同時吸引球迷在球場周邊停留更久,進而帶動消費。
曼聯(lián)首席執(zhí)行官奧馬爾?貝雷達(Omar Berrada)也表示:“我從未見過這樣的設計,它極具獨特性,堪稱標志性作品。目前為止,我還沒見過任何建筑能比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設計更具吸引力、更美觀。”
盡管備受爭議,但正是這一頂棚設計讓新球場顯得極具標志性,并引發(fā)廣泛熱議。失去頂棚后,新球場將更接近普通球場,對海外訪客的吸引力也會大幅下降。
《進球網(wǎng)》了解到,盡管已制定不含頂棚的備選方案,但只要能以合理價格收購土地,曼聯(lián)仍希望按原計劃推進項目,將帶頂棚的設計作為球場的核心亮點。

資金難題懸而未決
除了土地收購與頂棚設計的不確定性,新球場項目還始終被一個問題困擾:俱樂部計劃如何為這座新球場籌集資金?曼聯(lián)預估項目總成本將達 20 億英鎊(約合 27 億美元)—— 這一金額是英國目前最昂貴球場 “托特納姆熱刺球場”(Tottenham Hotspur Stadium)造價的兩倍。
許多媒體評論員與球迷都注意到一個細節(jié):拉特克利夫宣布這座 “高收益” 球場計劃的前一天,才剛剛表示 “在推行削減開支政策前,曼聯(lián)已瀕臨現(xiàn)金耗盡的邊緣”。
這位億萬富翁曾如此表述:“在英力士集團(Ineos),我們推行精簡管理模式。就像我母親說的,省小錢才能攢大錢。我們看似對‘免費午餐’這類福利滿不在乎,但如果一味提供各種額外補貼 —— 比如頭等艙火車票、免費出租車服務 —— 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(xù)的,到圣誕節(jié)就會破產(chǎn)。”
拉特克利夫從未正面回應過球場資金的籌集方式,而貝雷達在今年 3 月面對記者提問時也含糊其辭:“我們正在考慮所有可能性。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,因此有信心找到融資途徑。”

投資機構的盈利契機
新球場最直接的融資方式,是效仿熱刺 —— 通過銀行貸款為其 10 億英鎊(約合 13 億美元)的球場項目籌資。但兩家俱樂部的財務狀況存在巨大差異:熱刺建球場前幾乎沒有債務,而曼聯(lián)自 2005 年格拉澤家族(Glazer family)通過杠桿收購(leveraged buyout)掌控俱樂部以來,便一直深陷債務泥潭。
曼聯(lián)最新財報顯示,俱樂部總負債已達 11 億英鎊(約合 15 億美元),其中總債務(gross debt)高達 6.37 億英鎊(約合 8.53 億美元),在英超聯(lián)賽中位居首位。若為新球場進一步舉債,俱樂部當前的利率水平將大幅攀升。但即便債務狀況堪憂,曼聯(lián)也不會缺乏為項目融資的渠道。
全球范圍內有大量資本池 —— 如銀行、養(yǎng)老基金、私募股權機構 —— 正在尋找能產(chǎn)生長期債務回報的資產(chǎn)。而一座可容納 10 萬人、每場比賽都能滿座的巨型球場,無疑是極具盈利能力的投資標的。

執(zhí)意推進,絕不妥協(xié)
在與這類機構接洽并商討融資事宜前,曼聯(lián)需先盡可能降低項目成本。盡管投資機構會提供前期資金,但最終為新球場 “買單” 的仍是球迷 —— 他們將通過購買季票、比賽日門票及在球場周邊消費等方式承擔成本。
此外,曼聯(lián)還提出了頗具爭議的 “季票許可費”(season ticket licences)方案,該模式已在美國多座球場的融資中發(fā)揮作用。《進球網(wǎng)》了解到,俱樂部即將向球迷發(fā)放一份調查問卷,其中將涉及季票許可費及票價等關鍵問題。
這份調研將成為證明曼聯(lián)有能力推進這一宏大項目的關鍵,盡管外界對此仍存諸多疑慮。俱樂部還堅稱,新球場的容量仍可達到 10 萬人 —— 這將使其成為歐洲第二大球場,且規(guī)模遠超美國國家橄欖球聯(lián)盟(NFL)的所有球場。10 萬人的容量對拉特克利夫而言意義重大,曼聯(lián)也堅信,通過制定 “具備競爭力且親民” 的票價,完全能夠實現(xiàn)滿座。
毋庸置疑,曼聯(lián)新球場目前仍處于推進階段,且進度未達預期。但正如球隊那位秉持己見的主帥魯本?阿莫林(Ruben Amorim)一般,曼聯(lián)短期內不會改變方向,也不會輕易妥協(xié)。
轉載Goal

章節(jié)評論
段評